Wednesday, September 3, 2014

耶城故事

有沒有想過,為什麼「耶加達」,作為印尼的首都,也是一個大城市,卻很少聽別人說去旅遊呢?

永遠塞車的耶加達(圖源

我覺得,第一,是她真的少有好玩的景點,都只是生活機能、商業活動的場所;第二,是市內的交通超級的糟糕,每天都在塞車,這是所有當地人公認的老問題,有興趣可向當地人查詢。有人把交通問題歸咎於沒有一個有效的大眾運輸系統,完全沒有鐵路;又有人歸咎於政府無能、官員貪污。朋友說,在耶加達市內坐車,你要常備糧水在車上,因為一個運氣不好的話,你有可能在車上困個三、五、七、十個小時;所以有時候會遇見公路上一些流動小販,背著花生、炸蝦片等小食,穿梭在汽車與汽車之間兜售,險象橫生。

除了上面說的獨有景象以外,我還在耶城之時,記下了以下印象。
  1. 市內永遠堵車
  2. 路上超多電單車(機車),比台北要多出好多倍
  3. 瘋狂司機在路上左穿右插跟亂竄,尤其是電單車最瘋。不少駕駛者更一邊用手機打字一邊開車、逆線行車等等
  4. 很多人自願站於路口,指揮絮亂的交通,賺取過路司機的微薄貼士(小費),其中不乏小孩子
  5. 上面提過,高速公路的正中央,竟有人擺攤賣小食
  6. 向駕駛者行乞者技倆從平凡到有創意,向司機兜售各種各樣的零食商品。或是樂隊在司機面前彈奏也會有,像街頭表演者般將全身染成銀色的也有,男扮女裝的也有
  7. 把單線的馬路,當成雙線在行車
坐左三輪車後座,便可經歷一次瘋狂駕駛經驗
印尼炸蝦片,不過這是餐廳裡的

這樣,可算初步了解這個城市了嗎?其實並沒有電影Philosopher(港譯:末日公投)中美好。

然後,來更深入一些,聽個故事:據說,華裔人口佔印尼總人口約十份之一。

頂著一副華人的臉孔無論走到哪裡,其他人都理所當然地跟你說印尼語。可想而知,這十份之一與其餘的十份之九共存無礙,他們共享生活設施、工作環境、飲食習慣、文化語言。

無法想象的是,這十分之一的華裔人口與其餘那十份之九的馬拉人通婚,在社會上仍是個禁忌。假若真要通婚又如何?這對夫妻將不會受社會所接受,華裔社群不接受他們,馬拉裔社群會議論他們。

聽說華裔女子受到父親的激烈反對,被迫與馬拉裔男友分手。在職場相遇的二人,有共同的職業,女方十分欣賞男方的才能。本是平等的二人因種族問題被分開,而這件事到了今天還在父輩中被視為恥辱。都什麼世紀了,難道還是羅蜜歐與茱麗葉的年代嗎?

當然,在爪哇島上[註],馬拉裔民眾主要信奉回教,女人蒙頭、不吃豬肉等等,他們因宗教信仰,或是生活態度而普遍對華人不抱好感,覺得華人是「眼中只有錢」。而華人也因經濟狀況、工作態度等等,對馬拉人普遍存在歧視。雙方都各自認為自己比起對方高出一等,在不和諧卻又不得不碰頭的情況下共處。

說起來,這一點像哪裡呢?

註:印尼又稱「千島之國」。爪哇島是印尼的主島,如果熟悉地理,就是那長長的像香蕉形狀的島嶼。也是境內最多人居住的一個大島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